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青春的声音让思想飞越城乡山川,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子走进社区、走向乡村,以实际行动传播知识、传递思想,通过社会实践,让真理抵达每一个角落,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服务社会,在奉献中绽放青春的活力与热情!
7月19日至25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珠星火”小队来到苏州常熟市开展以“联珠星火,应如是住”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先后来到联珠洞、烈士陵园进行调研学习。之后,团队成员收集整合调研所得资料,为星海社区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小课堂。课堂上,队员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向孩子们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和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将红色火种埋进每个孩子心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档案馆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以讲述档案馆里的红色故事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入调研“书信家国,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运用主题宣讲、宣传推介、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面向社会大众讲述档案故事,宣传革命前辈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精神力量。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要将汲取到的家国信念和报国之志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马院钱雨珂同学本次实践的主题是理论宣讲进社区,红色文化记心中。以新质生产力为主要出发点,调研张家港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力和了解张家港市民对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名词的理解程度。
本次社会实践的前半程主要通过走访历史遗迹和博物馆去探寻张家港得以在改革开放中大放异彩的历史因素,后半程主要是对市民朋友进行采访调查。七天的实践活动中,钱雨珂体会到张家港市在短短几年内由“苏南的北大荒”变为今天在全国闻名的发展典型,离不开“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字张家港精神,每个字都是实打实“一个汗珠摔八瓣儿”干出来的。张家港人充分地理解了张家港精神,未来也会继续发扬光大,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了解革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传统的教材和普及宣传形式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建设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成为了当务之急。
此次活动,小分队参观了南京各大红色文化纪念馆和主题馆。在这些红色文化纪念馆和主题馆中,队员们亲身感受到党的光辉历程,了解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与成就,体会到党的初心与使命,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小分队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
为了解乡村社会的养老保障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初心”实践团青年志愿活动小组前往纺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共建美好社区,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志愿者们不仅清洁了服务中心的窗户和栅栏,还打扫了服务中心的卫生,清理了杂草,灌溉了花朵,并修理了花坛。他们还主动帮助居家老人清理空调、风扇等,将志愿服务送进居民家中,真正做到与社区居民心连心。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为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且对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志愿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