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料峭时,实践不停步。2025年寒假,我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热情投身于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之中。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福建的武夷山到上海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从贵州的小七孔景区到山东的凤凰社区,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身影与热血的担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以青春的视角,走进他们的实践故事。
福州
2024级思政2班江琳琅
在本次志愿服务中,我有幸担任教学助理,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在春节手工制作课程中,和孩子们一起制作节日喜扇,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童真与快乐;在法治宣传课上,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抵制违法行为;在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对酸碱中和的进一步认识更是给予我满满的成就感;在图书馆阅读活动中,孩子们对绘本的好奇与渴望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但孩子们留给我的不仅是三天的美好相处与回忆、表达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更是对教育公益事业的热忱与向往,让我更加坚定地从事公益服务事业,为更多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去贴近青少年的心,提升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综合素质,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泉州
2024级思政2班林佳琪
这个寒假我参与的活动是岗位实习实践,工作岗位是晋江市池店镇人民政府的文体服务岗,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协助图书馆工作,包括协助维护馆内阅览室区域内阅读秩序;协助读者借阅指引;协助图书整理等。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书籍的“家”,如何耐心解答读者的疑问,如何在细微之处传递温暖。
这段实践经历让我对图书馆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服务他人的价值。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和细致;在帮助读者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沟通和理解的魅力;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段经历将成为我宝贵的财富,激励我未来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传递温暖。
漳州
“场馆探寻东山史行走铸就家国心”实践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1月8日至1月9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再生和院团委副书记潘怀杰老师带领9名学生组成“场馆探寻东山史 行走铸就家国心”寒假社会实践队,前往向东渠事迹展示馆、南门海堤、澳角村等地开展“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资源,将实践课堂“落”在沿海村落、民俗场馆和百姓日常,开展多元化、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活动,以“走、拍、讲、写”为手段,以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为主要形式,用脚步丈量东山大地,用行动体悟东山文化,用故事传递家国情怀。
2024级思政1班房琳菲
此次参观本地企业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校学子,我深知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并运用。在参观过程中,无论是生产线的智能化操作,还是企业对创新和效率的追求,都让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管理的艺术。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面对企业复杂的运营体系和高效的工作流程,我深刻体会到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一方面,我将更加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牢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我也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长的契机,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2022级思政2班王婷
2025年1月16日,我有幸在漳浦县文庙参加了由漳浦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青团漳浦县委员会主办,由漳浦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传承文化,共筑梦想”——漳浦大学生返乡实践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一员,我在剪纸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漳浦剪纸这一非遗技艺从巧妙构思到精细剪裁的全过程,深切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无穷乐趣。此外,我还积极担任解说员,向参与者生动讲述漳浦剪纸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让更多人领略到它在起源、发展及现代创新应用中的非凡风采。此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剪纸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承载地方文化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每一代人去传承和保护。
南平
2021级思政二班吴舒怡
第一次成为文旅体验官,用脚步丈量武夷山大地,遇到了来自全球4个国家8个省份27所高校的小伙伴们一起度过了三天两夜的难忘之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来到享有世界双遗美誉的武夷山,看到了藏在自然风光里的摩崖石刻,打卡了“武夷第一胜地”的天游峰,乘着竹排流过九曲溪,欣赏了得天独厚的碧水丹山!亲身体验茶香里的非遗:岩茶采摘、岩茶拼配、宋韵点茶;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调研过的朱熹园,了解了朱熹生平、领略理学魅力,在大武夷这片旅游圣地上感受非遗文化与茶文化的完美融合!
与其说是推介武夷山,不如说是武夷山让我第一次真正走近非遗文化,走进这片民风淳朴、岁月静好的秀丽山水!!欢迎大家到武夷山开启一场非遗之旅!
宁德
2022级思政2班郭心铃
今年寒假,为了提升自己的奉献服务意识,汲取更多的社会经验,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福鼎市大学生“返家乡”活动,在桐城街道办事处进行实习,同时利用周末时间参与福鼎市春运暖冬行动,度过了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假期。在实习岗位上,我学会分类资料、整理档案、理解居民诉求、感受家乡变化;在汽车站,我主动帮忙搬运行李,耐心解答车次、购票等问题,清扫地面、擦拭座椅,让返乡的人们能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候车。
上海
“行马青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行马青年”实践团首赴上海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实践,以青春之声传红色薪火。值此中共四大召开百年之际,作为闽南师范大学的新兴实践团队,创新运用闽南乡音活化红色叙事,在上海中共四大纪念馆相关部门的联合与帮助下,制作了一期特色思政视频,将“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融入党史宣讲。实践团秉持“道虽长,行则至”的信念,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未来将以更鲜活的表达方式、更丰富的文化载体,以闽南之韵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
贵州
2024级思政2班韦静宜
本次实践活动我于小七孔景区负责小七孔旅拍店店内游客指引以及咨询服务,当我作为一名服务人员,站在家乡这片有着“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美誉的小七孔景区内,心中总是充盈着别样的情感。服务,不仅仅是一份实践工作,更是一种为家乡建设出力的使命。每当看到游客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那种满足感便油然而生。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学会了耐心与细心。面对游客们各种各样的需求,我始终保持着热情的态度,尽力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同事们紧密配合才能为游客们打造一个良好的旅拍体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交流,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每每看到游客们穿着其心仪的少数民族服饰在小七孔穿梭,我深刻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交融。同时,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也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景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旅客在景区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山东
2024级专硕赵宇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凤凰社区的五保户老人,他们的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这些老人由于无儿无女、身体残疾或患有疾病等原因,生活相对困难,属于社区内的特殊人群。本次针对养老服务需求、就医情况、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对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进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
此次调研,我深刻认识到“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对于改善五保户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养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社区在提供养老服务时应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服务。养老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让“村改居”社区的五保户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这个寒假,同学们在实践中历练,在奉献中成长,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虽已结束,但青春的奋斗征程才刚刚开始。相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光发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架桥铺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期待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能看到更多同学的精彩表现,续写属于青春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