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 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 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为主题,团结吉林小队的营员们满怀激情与憧憬,踏上了为期一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之旅。本次夏令营活动以“团结吉林”为主题,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加深营员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强化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铸牢营员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7月22日起,营员们跟随习总书记的足迹,从吉林大学出发,到达延边州的光东村,一路走过红色小镇、基层社区、图们口岸,直至延边大学,沉浸式了解吉林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每一步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收获。
一、追随书记足迹 感悟乡村振兴
7月22日下午,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九周年之际,团结吉林的小队营员们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一起乘坐高铁和大巴来到了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北部的光东村——延边州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奋进,以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实施“三产带二产促一产”战略,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7月23日,营员们在一片虫鸣鸟叫的光东村民宿中醒来,在村中讲解员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光东村村史馆和老房子博物馆,了解了光东村的起源、建设与发展,欣赏了朝鲜民族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品和艺术作品,从不同视角了解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和民族团结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同行的王成教授,在光东村村史馆内为营员们讲解了团结和认同的概念,强调了团结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是价值观上的认同。王成教授也在讲话中讨论了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中团结与认同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和地区发展的共同目标。以光东村的发展历程为例,王成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光东村村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可和支持,体现了这种内在的认同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述,营员们走进村中数码农场,坐上田间小火车,一起感悟三产业融合,智慧种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营员们亲自动手体验打糕制作,大家围在一起,你一锤我一锤,哼着“打打糕啊打打糕”,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随着米粒形状逐渐消失,打糕也逐渐制作完成,营员们品尝起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着朝鲜民族特色美食的独特魅力。
二、重温先辈事迹 体悟爱国精神
7月23日下午,团结吉林的营员们乘坐大巴来到了太兴红色小镇,参观了中共东满特委博物馆,重温战争历史,了解中共东满特委领导延边各族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斗争的丰功伟绩。营员们通过馆内陈列的物件和革命先辈的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知今日美好生活得来不易。
三、走进基层社区 感受民族团结
7月24日,团结吉林分队的营员们走进北山街道丹山、丹英、丹春社区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分享,团结吉林全体营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了解,而且强化了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知。
(一)丹山社区
在丹山社区,通过“一站式”服务大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地的参观,营员们对社区的服务体系和民族团结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红石榴”讲解员生动细致地介绍了社区的特色工作机制,比如“石榴籽136”工作机制、“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建设情况以及“石榴花开”系列主题活动。这些富有创意的工作机制让团结吉林的全体营员们深受启发,感受到了社区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不懈努力。
(二)丹英社区
在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团结吉林分队的营员们实地参观了丹英社区“红石榴之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等场所,社区“红石榴”讲解员详细介绍了丹英社区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文化活动、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取得成效。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团结吉林的营员们深入了解、沉浸式体验到基层民族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纷纷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团结之本。
(三)丹青社区
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丹春社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参观了各式各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栏、民族形象雕塑以及心连心灯箱。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人心生敬意。营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纷纷驻足观看,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些珍贵的经历不仅加深了营员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也激发了营员们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工作的决心。
四、了解中朝历史 凝聚前行动力
在中国东北的边境上,有一条连接着两个国家的文化纽带,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还见证着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情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段历史,团结吉林小分队的营员们从图们口岸到朝鲜族民俗园,探索这些充满意义的地方,感受当地历史文化氛围,以及它们如何成为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每一站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体验都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感悟。
(一)图们口岸
图们口岸,位于中国吉林省图们市中朝边境。图们口岸不仅是中俄朝三国交界的战略要地,也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它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壮大。图们口岸见证了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历史。7月24日下午,营员们走进图们口岸,了解中朝历史和文化,见识口岸的繁荣景象,深入理解各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意义。
(二)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团结吉林分队的营员们来到坐落于吉林省延边州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穿上朝鲜族服饰,沉浸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里,在深度体验和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朝鲜族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营员们纷纷表示要坚持做民族团结的参与者、拥护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学细悟、笃行实干、踏实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团结吉林】图片42
五、深思民族团结,共促进步事业
闻名遐迩的延边大学让众多学子心驰神往。7月25日,团结吉林分队的营员们走进延边大学,了解延大的历史和文化。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赵刚教授首先为营员们展开了关于延边地区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座,从延边地区的伟大变革历史讲起,着重强调了延边地区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营员们了解团结民族关系的历史成因与统一的多民族国情与中华民族,深入理解推进延边地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延边大学校史馆,承载了延大的历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延边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加强了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忠实践行者的自觉。
团结吉林分队的定向研学活动圆满结束,营员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意义。从光东村的乡村振兴到太兴红色小镇的爱国教育,再到北山街道社区的民族团结实践,以及图们口岸的历史见证,每一段旅程都让营员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延边大学的学习更是让大家坚定了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忠实践行者的决心。未来,营员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体验和感悟,继续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